机械网-吉林:农机“唱主角” 丰收添动力
正值田间管理时期,座落于吉林市万昌现代农业发展先导区的张全家庭农场255公顷高标准农田内,伴随着轰鸣声,自走式喷杆喷雾机、自动施肥机、植保无人机轮番上阵作业,卷起阵阵稻浪;
最近几年来,吉林省全面启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,把推动农业机械化作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,着力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发展。
截至2019年末,全省200马力以上拖拉机保有量同比增长168%,免耕播种机、玉米联合收割机、水稻插秧机等关键环节农机具保有量均同比增长10%以上。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.2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,为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转型升";机"推动示范区建设
2007年,吉林省作为全国唯1试点省分,在30个产粮大县率先启动实行全程农机化示范工程。2011年,省政府将全程农机化示范工程列入省";1025"计划全面推动。2015年,国家在吉林省展开全程机械化整省推动行动示范省建设,4平市作为全国5市之1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,22个县份为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。梨树等19个县份展开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和农业技术实验示范等项目。
";这几年,合作社陆续添置了多台新型免耕播种机。之前人工方式耕种,1人1天种1亩地。现在的免耕播种机1车能种7公顷地,不但播种速度更快,播种精度还高。1个坑能精准种下1颗种子,遇到漏种的情况,播种机还会自动报警。"谈及今年收获,农安县众1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中国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,依托这些大型机械,预计今年560公顷玉米产量可达1288万斤。
2006年,吉林省开始示范探索以避免耕播种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。2009年,研产生产牵引式免耕播种机,实现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新突破,目前保有量超过2万台。今年,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7.2亿元,实行保护性耕作面积1850万亩。
";互联网+农机"信息化提升监理水平
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机械现代化,农业机械现代化不但体现在全程机械化,还体现在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会。最近几年来,吉林省农机化开始迈进智能、信息化时期,农机作业管理工作效力大幅提升。
";之前秋收后翻地时,我们都拿小棍量,否则不知道深浅。现在不用了,在电脑或手机上就可以看见,用上高科技,省心省力。"德惠市大房身镇凯歌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伟对记者说。
2005年,吉林省开通了";吉林省农机化信息网",积极推动";互联网+"在农机化生产中的利用,实行农机作业远程电子监测工作。机具作业数量在平台即时统计白斑哪些食物不能吃,取代了投入大量人力、";可地跑"量面积的沉重验收工作;机具作业视频,直接上传平台,在电脑前随时监督查看,提高了管理工作效力,下降了工作本钱。机具作业质量通过监测装备直接检测,取代了手插";钎子"测深度的验收方法,有效解决了封冻后深松作业没法验收的困难。以作业轨迹为根据,精确统计作业数据,消除人工验收漏检、估检、误差大的现象。监测结果公平、公正,既保障了农机作业补助资金安全,又保障了农机作业质量白癜风会扩散吗,同时保护了作业提供者正当权益。
";给农机安装吐包和工作这两个传感器,借助电子监控装备,电脑自动生成数据,使农机作业面积、作业轨迹和效果等数据1目了然。通过管理平台实现了面积逐级确认、补贴资金拨付、作业统计等多项功能,推动了传统农业管理方式向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逾越,加快了‘互联网+农机’的建设步伐,进1步提升了农机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。"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。
截至目前,吉林省机械深松、玉米机械子粒直收、土豆机械播种及收获、秸秆捡拾打捆等机械作业实现了远程电子监测信息化管理,安装监测终端装备1.8万台,监测作业面积4600万亩。省级财政投入资金635万元升级建设的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,计划年底前基本完成。来源:吉林日报
文中内容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!
移动版:吉林:农机“唱主角”丰收添动力